遂宁刨谭建材有限公司

資訊

動力電池未來前景:企業更應注重技術突圍

發布時間: 2015-09-07 09:17:32    來源: 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
字體:

[摘要]Navigant Research日前發布車用鋰離子電池研究報告稱,2015年,全球車用鋰離子電池需求約7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8億元),而到2024年,預計將超過30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54.3億元)。

 

  Navigant Research日前發布車用鋰離子電池研究報告稱,2015年,全球車用鋰離子電池需求約7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8億元),而到2024年,預計將超過30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54.3億元)。未來10年,車用鋰離子電池的發展趨勢已毋庸置疑。在這樣的趨勢之下,所有制造商都在電池領域擴大投入,主要涉及技術與產能兩方面。不過,與國外企業相比,國內企業還應在產業熱潮面前保持冷靜,在忙于擴張產能的同時不要忽視技術投入。

  兩件事看動力電池未來前景

  對Navigant Research的預測結果,可能很多人并無太具體的概念。但是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兩件事,你大概就可以判斷出世界范圍內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前景。

  在國內,大多數人對于電動汽車的未來仍然抱著懷疑的態度,多數人認為如果不是政策的因素,電動汽車限于當下的種種問題,是很難推動起來的一件事??墒牵湍壳暗那闆r來看,短時間內,政策是不會退出電動汽車的發展進程的。全世界對環境治理的需求越來越高,即便環境優于中國的很多國家都在試圖通過政策干預,促進這個產業的發展,進而獲取環境的提升。這種政策驅動力絕不是短期內就會解除的,這個在歐洲的表現可能比國內還要顯著。

  近日,有消息稱,根據歐盟“地平線2020”研發計劃,歐盟推出ALISE計劃—電動汽車(XEV)的先進鋰硫電池計劃。歐盟將投入760萬美元用于電動汽車鋰硫電池插件的研發。

  可見,在歐洲,政府層面對于電動汽車的發展持非常積極的支持態度,并且他們很關心技術層面的進步。

  而除了技術進步,接下來這個例子還會告訴你電動汽車的市場環境。

  據悉,挪威正計劃進一步削減該國碳排放量,到2025年將排放量降低40%,并且已經做好相應計劃。

  目前挪威發電97%依賴水力,已經沒有煤炭發電工廠需要關閉。而汽車作為該國碳排放三分之一的來源,將成為挪威降低排放量的關鍵著手點。所以在其新的減排計劃中,電動車推廣計劃被很明確地提出:2015年所有政府公用車輛使用電動車;2020年所有公共交通不再使用化石燃料;2022年所有出租車實現零排放;2025年該國銷售所有新車將實現零排放。

  而為了實現這一的目標,挪威正不斷推出與之相應的優惠政策,這也使過去三年中挪威所銷售的新車中電動車的比例已經達到20%。

  所以,動力電池正面臨著很多產業無法比擬的利好環境,而這不僅僅是在某一個國度,很可能會快速地在全世界范圍蔓延。

  企業更應注重技術突圍

  目前,不論從技術還是規模角度來看,世界汽車動力電池范圍內,日韓企業占據著絕對優勢??v觀2014年全球電動車電池市場排行,松下、AESC和LG化學3家電池廠商是無可爭議的領軍者。雖然我國目前動力電池生產規模相對可觀,市場更加可觀,但我們的制造商在技術投入與技術水平上,仍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

  而隨著市場發展,汽車制造商對車用鋰離子電池的需求正逐步提高,他們要比現在更加注重安全性、成本與儲能能力。

  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就連博世這樣的巨頭都在努力想著各種辦法。

  據路透社報道,近日,博世集團成功收購了位于加州海沃德市的Seeo電池公司。之所以收購這家公司,是因為它能夠幫助博世規?;a輕量化電池,它已經研發出能夠提升電動汽車2倍續航能力的新一代鋰電子電池。

  而其實,為了實現技術上的突破,博世在收購該公司之前還做出了一個重要舉動,與日本大型電池制造商杰士湯淺、三菱商事成立鋰能源和電力(Lithium Energy and Power)合資公司,開發車用新一代鋰電池,計劃將從2017年開始生產。

  與博世一樣,另一家德國公司,德國巴斯夫公司(BASF)正在其“高能鋰離子電池”(High Energy Lithium-Ion Batteries,HE-Lion)項目中進行對新一代鋰離子電池的研究。目的就是大幅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從而便于電動車、電腦、手機都能延長其使用時間。

  該公司相關人員稱,車用動力電池提升能量密度、提升功率密度、降低制造成本的腳步正在成幾何級數發展,他們將有效促成今后純電動車的發展。

  由此可見,這些企業更加看重技術層面的突破,在技術投入上傾注了更多力量。

  當然,對于動力電池的未來前景,國內企業的反應速度并不比他們慢,不斷有企業擴產能、加投入。如昨日晚間,大東南發布定增預案,公司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2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擬用于“年產7.5億Ah鋰離子儲能動力電池建設項目”。

  國內三元體系鋰電池龍頭企業北京波士頓電池,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陸地方舟新能源車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在就新能源物流車進行合作的同時,并為其新能源中巴車和乘用車研發動力電池系統。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動力電池初具規模,同時形成了較為可觀的產能與相對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墒俏覀內匀粺o法避免核心技術缺失,如果真正參與國際競爭,并無太大優勢。

  目前,電動汽車產業并未形成真正發展浪潮的關鍵問題就在動力電池本身技術的桎梏,動力電池作為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關系未來電動汽車發展水平。而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整車汽車制造商傾向選擇與國外電池制造商合作,而國內汽車制造商雖然在動力電池領域不斷加大投入,但相比博世等國外企業,技術投入存在差距,更加看重產能投入。

  對比國外企業的產業布局,借鑒整車制造產業發展的痛點,國內電池生產企業還應在產能投入與技術投入上找到更好的平衡點。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