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刨谭建材有限公司

資訊

氫燃料電池基站已到破局前夜艱難時刻

發布時間: 2015-01-07 09:04:55    來源: 《能源》
字體:

[摘要]隨著技術的演進與市場的成熟,氫能源概念日益勃興,正在多個領域與其它能源類型展開競爭。氫能電池在200萬座中國通訊基站備電市場的競逐,也走到了破局前夜的艱難時刻。

  隨著技術的演進與市場的成熟,氫能源概念日益勃興,正在多個領域與其它能源類型展開競爭。氫能電池在200萬座中國通訊基站備電市場的競逐,也走到了破局前夜的艱難時刻。

  四川省成都市繞城高速公路旁,國內首次招標的五座甲醇制氫燃料基站備電中仍然有一座在預定計劃中運營著。而在兩年前,這家移動基站的維修人員還需要日復一日拖著沉重的移動式柴油發電機行走在崎嶇不平的土地上,前往附近五個通訊基站發電。

  由于城市電網規劃等原因,電網無法輸送到這里。在成都市,平均每個移動工作人員需要負責70個基站的運營工作,此時卻不得不抽出四人不斷維持5個基站供電。對人力的過高要求使成都移動頭疼不已。

  與此同時,成都移動亦在絞盡腦汁處理這高成本,又耗費人力、常年斷電的基站。在嘗試過各種新能源發電方式被否決之后,最終成都移動將目標鎖定在續航能力遠高于鉛酸和柴油發電機的氫燃料電池。

  北京氫璞創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氫能源蕓蕓企業中之一,在業內經營6年有余,當是產業中經營時間很長的一家,亦是這次成都移動環城高速氫燃料電池主用電源項目的最終中標者。

  其副總程亞非向記者表示,氫璞創能之所以能最終勝出,是因采用發電成本相對較低的甲醇制氫來獲取氫原料。此前曾有直接使用瓶裝氫氣作為氫燃料電池發電的上海同行與成都移動接近達成合作意向,但最終因高昂的成本擱淺。

  中國通訊基站備電市場目前現存超過200萬座,且每年以30萬座的速度增長;加之年更換量70萬座,每年有100萬基站需使用新備電。但就目前看來,氫燃料電池在總市場中所占比例甚至連1%都不到。目前該行業自2000年起歷經起起伏伏,其中雖有短暫投資熱潮,但整體仍然趨于平靜,已有8家企業相繼退出。

  成本問題已然成為眾多氫能源企業發展最大的瓶頸,如鯁在喉。此外,政策的補位時機與投資者的信心,愈發成為左右行業走勢的關鍵。

  成本難題

  固定式氫燃料電池成本面臨三個主要問題:氫氣本身價格、電池初投成本以及電池輔助件成本。

  由于產業鏈的不完善,氫氣以瓶裝方式購買、運輸價格十分高昂。"目前國內沒有完整產業鏈,也沒有辦法通過運輸管道等方式降低氫氣價格,所以氫能源備電的市場目前只能是那些具有剛性需求的地方",程亞非說。日前中國移動規劃建設的1800座氫燃料電池基站均規劃在常年斷電或自然災害嚴重等地區。

  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中一瓶99.99%純度氫氣價格在100元左右,發電成本(燃料+運維)估算下來約10元/度,而甲醇制氫則能大幅降低發電成本至1.5元/度,但與鉛酸電池(儲能+運維)1元/度的發電成本,差距依然較大。

  如果算上初投費用,成本差距更為巨大。2組28V/500Ah的鉛酸電池初投成本約4萬元,功率大致相等的1臺3KW氫燃料電池模塊成本為13萬元,根據需要若再加上甲醇制氫機,氫燃料備電的初投總成本將達到18萬元,十分昂貴。

  上海攀業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2014年聯通120臺氫燃料基站招標中成為主要中標者,按照其一臺氫燃料電池設備成本在13萬元計算,根據成本收回曲線,約3-4年才能收回成本。

  但運營商分期付款的方式對于燃料電池業者無疑帶來了巨大的流動資金的壓力。

  包括攀業在內的諸多企業,都在尋找新的商業模式,推開基站備電市場的大門。企業們都希望有了解目前市場的第三方投資方進入,分擔風險。這樣做的目的不僅使業主的初次投入成本降低,更能帶動一條完整氫燃料電池產業鏈的發展。但遺憾的是,目前沒有一家第三方投資公司出現,燃料電池也不得不停留在小規模試商用項目階段,距離量產還有很大距離。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