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刨谭建材有限公司

資訊

中國鋰電產業怪現狀之“跟風”

發布時間: 2014-11-12 09:43:25    來源: 高工鋰電
字體:

[摘要]如果說一個企業的跟風,賭的只是一個企業的利益,那么一個行業的“跟風潮”現象,賭的則是整個行業的未來。其實,跟風就是信念缺失。

  如果說一個企業的跟風,賭的只是一個企業的利益,那么一個行業的“跟風潮”現象,賭的則是整個行業的未來。其實,跟風就是信念缺失。企業不能對自己產品的市場前景、技術路線、生產方法、成本優勢、環境甚至人文、法律等方面有十足把握,不相信產品能成為企業的立身之本、效益之源。

  首先,不管企業資歷深淺,都要有自己獨特的信念。行業有一大批從國內外一線鋰電池企業離職出來創業的老板,由于本身技術功底不足以及市場錘煉不夠,從一開始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實踐狀態;最初雄心勃勃地打算開發幾款像樣的產品,由于技術深度不夠,且對市場理解也不透徹,導致產品定位比較模糊,在結構設計、可靠性、工藝質量控制水平上也經不起推敲。因此在后續的執行過程中,一旦遇到其他產品的誘惑就很容易推翻建廠時的初衷,跟風的行為便由此開始。

  同時,一批非行業內但資金雄厚的老板,對所投的產品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當這些民間投資人相遇那些離職創業的人,抱著對行業趨勢的美好想象,一拍即合。然而,這種結合至始至終都圍繞著“錢”展開工作,對產品的理念、設計兼顧得很少,這使得企業先天缺乏對產品的牢固信念,為日后的跟風埋下了伏筆。

  實際上,如果企業的一款產品存在先天不足,后天彌補也是可貴的,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在鋰電業內也有許多成功的案例。不過這里強調的是基于自我的研發,而不是模仿別人的研發。遺憾的是很多企業迫于種種原因,不可能做深入的、細致的、系統的、花錢又枯燥的研發。在很多企業看來,跟風相對獨立研發來說容易得多,不但花錢少還見效快,無風險還門檻低。

  然而,輕易跟隨他人技術,迷信大公司的風險不可謂不大。A123這家鋰電行業的明星企業,最終泡沫破滅;Motorola也曾是手機行業的先行者,推出過無數款經典機型,最終以破產收場。大公司也有犯錯誤的時候,而且后果將是非常的嚴重。

  企業做到獨立思考與判斷,不要人云亦云,在現今浮躁盲動的鋰電和所謂新能源業界,顯得格外重要。再加上團隊持之以恒的信念,才能鑄就企業輝煌。Tesla成功前就有無數專家學者、特別是汽車領域世界級專家都不相信18650能用在車上,企業也多次到了破產的邊緣。其最終成功是ElonMusk的團隊長期以來堅守的結果。

  不過,在企業經營困難時選擇堅守是需要勇氣的。首先,投資人逐利的本性決定了沒有長期等待的耐心,天天催要團隊盈利,團隊被逼急的時候肯定找短平快的項目。畢竟活下來是硬道理。那些所謂短平快的項目決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一般都是跟風項目。當一個產業的很多企業都長期徘徊在生死邊緣時,行業的惡性循環開始,跟風現象必然盛行。

  當然,這里不排除很多企業跟風的最初目的就不純,他們并不是真正想干一番事業,而是投機,買一個小廠就說具備核心技術之類的,然后以“核心技術”圈地圈錢,最后走人。如果說前一種跟風是是迫于技術和市場方面的力不從心,但起初還是有一定理想的;而后一種純粹的跟風,則是從始至終都沒想過做出像樣的、有自主產權的樣品,只是圈地圈錢的障眼法罷了。

  這些現象恐怕是對鋰電行業盛行“跟風”,不愿“造風”之怪現狀最合理的詮釋了。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