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刨谭建材有限公司

電池中國網  >  財經  >  IPO
北汽新能源:成功“借殼”SST前鋒難言“一哥”?
發布時間:2018-06-26 16:12:00

北汽新能源:成功“借殼”SST前鋒難言“一哥”?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至今,由2009年初開始的“躍進”式發展到“理性增長”,再到私人市場的全面爆發,更多的是借助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強大政策推動和補貼資金支持,才在全球汽車工業史上實現了“彎道超車”。在市場層面,與特斯拉在資本市場上的風光相比,中國新能源整車企業一直缺乏亮點和真正的標桿。


  在一片期待中,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一哥”——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汽新能源)近期成為新能源界“網紅”,不僅僅是憑借擁有亮麗的銷售數據,更因其發起了行業首個“借殼上市”,而且距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


  隨著“借殼上市”在即,北汽新能源一方面將迎來規模與影響力的激增,但另一方面,對于北汽新能源而言,也會將原來的一些問題暴露得更加充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北汽新能源產品線相對行業主力產品處于低端化,研發能力不足、過度依靠補貼、產品質量有待提高,同時原營銷、品牌部門管理層動蕩不安,都在阻礙著北汽新能源迅速成長。


  置換方案“閃電”獲批


  4月25日,在2018年北京國際車展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北汽新能源將于今年三季度上市。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連慶鋒則稱:“目前,股本方案包括上市方案已經完成并且通過,在等待證監會的審批,近期應該會有消息出來?!?/p>


  果不其然,4月27日晚間,成都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SST前鋒)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18年4月27日接到中國證監會通知,公司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獲得通過。這意味著,本次重大事項已基本完成監管部門的審核,即將進入最后的資產交割階段,SST前鋒即將蛻變為北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距離登陸資本市場又近了一步。


  1992年成立的SST前鋒,自2007年2月遞交重組和股改方案后,就一直未收到證監會的回復。因此也被業界冠上了“股改釘子戶”的稱號。而此次SST前鋒以驚人的速度,重大資產置換方案僅用四個月就能成功獲得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審核通過,讓業界感慨頗多。有業內專家稱,SST前鋒“股改釘子戶”終于脫帽了。


  去年12月,SST前鋒發布公告稱,北京市國資委同意將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首創資管直接持有的四川新泰克100%股權無償劃轉至北汽集團。四川新泰克是SST前鋒控股股東,占總股本的41.13%。那么,擁有四川新泰克100%股權的北汽集團自然而然就成為了SST前鋒控股股東。接著,SST前鋒擬以截至2017年10月31日擁有的全部資產和負債,與北汽集團截至2017年10月31日持有的北汽新能源股份中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同時,SST前鋒向北汽集團及北汽新能源除北汽集團外的其他股東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剩余全部北汽新能源股權。至此,僅僅4個月的時間,北汽新能源全部股份注入SST前鋒,借此獲得上市資質。


  本次審核通過的重組方案為上市公司實施股權分置改革的組成部分,包括資產置換和發行股購買北汽新能源100%股權以及募集不超過20億的配套資金。換個角度說,就是北汽新能源即將成為國內資本市場新能源汽車第一股。


  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得知此消息后,第一時間在朋友圈發微信稱:“熱烈祝賀北汽新能源重組‘SST前鋒股份’順利過會!中國第一家新能源整車上市公司即將誕生?!?/p>


  對此,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對媒體表示,這對于北汽新能源來說,是一大利好消息?!坝欣谄淇焖僮龃笫兄担谫Y本市場做大估值,更有利于北汽新能源的未來發展。畢竟,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生產需要大量的資金?!?/p>


  借殼源自底氣不足


  北汽新能源自2009年創立之初,就被北汽集團規劃為未來將獨立上市的一家公司。自2014年開始,北汽新能源就開始籌備上市,到2017年8月,完成了B輪融資,同時落實了員工持股計劃。但是,按照相關規定,在A股上市需要連續三年盈利。北汽新能源在2014年和2015年連續虧損,到了2016年,才實現盈利1.08億元。


  如果走正常IPO流程,北汽新能源必須保證在2017年和2018年繼續盈利,并且最早也要在2019年才能上市。因此,北汽新能源不得不放棄獨立上市的打算,在2017年12月入主SsT前鋒,正式開啟借殼上市之路。


  以低端產品為主的布局,是目前北汽新能源恐難支撐業績的根源,也是未來上市后必須直面的挑戰。


  如今,北汽新能源已經形成了北汽和ARCFOX兩大品牌,包括EC、EV、EU、ES、EH、EX、LITE共計7大系列10款產品,車型涵蓋轎車和SUV,補貼前價格在14萬?36萬元不等。


  然而,從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的今年3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來看,北汽新能源在8876輛的總銷量中,EC系列的銷量為7818輛,占比高達92.6%。入門級EC系列產品高增長,意味著高端EU系列、EV系列、EX系列的銷量則跌入谷底。汽車行業資深人士分析稱,EC系列車型級別小,而且價格偏低,這種產品銷量結構會極大影響品牌的溢價和客戶群體。一旦產品銷量出現波動,更會對企業造成重大影響。如果北汽新能源長期持續這種狀態,將很難提升品牌影響力,完全不利于公司長久發展。


  另外,隨著政策補貼的退坡,今年北汽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和營收必然受到打擊。數據顯示,北汽EC系列在2月的總銷量比1月跌幅高達47%。同時,關于北汽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虛高、電池出現故障、管理服務混亂等問題,也接連在網上出現。在未上市的情況下,出現這種問題只會導致銷量受損,可以通過提高售后服務和營銷手段解決。但如果上市后,仍然持續則可能導致股價下跌,資產流失。


  如果說,“借殼生蛋”是目前中國企業打入資本市場的套路,那么,面對嚴峻形勢,做強做優才是新能源汽車玩家的不二選擇。因此,北汽新能源還是要先考慮如何提高自身硬實力。在補貼退坡政策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只有從產品質量、續航能力等關鍵問題下手,讓產品有質的飛躍,否則即使成功上市,想要達到各方預期,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稿件來源: 電池中國網
相關閱讀:
發布
驗證碼: